2025-10-24
10月23日,第十五屆中國鋼鐵年會開幕式在北京召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鍵出席會議,并以《實施“AI+鋼鐵”行動 加速推進鋼鐵行業智能化轉型》為題作主旨報告,介紹河鋼智能化轉型的思考和實踐,分享對鋼鐵行業智能化發展的體會。
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張曉剛,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世界鋼鐵協會總干事埃德溫·巴松,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韓冰分別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謝建新,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唐立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首鋼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邱銀富分別作主旨報告。集團副總經理吝章國出席會議。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田志凌主持開幕式。
劉鍵在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技術不斷迭代創新,正在重塑鋼鐵行業生產模式。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擁有豐富的數據基礎和工業場景。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到鋼鐵生產、制造、經營的各個方面,人工智能的深度賦能正在重塑鋼鐵制造流程、重構鋼鐵產業鏈條。
劉鍵表示,河鋼堅持把智能制造納入企業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與鋼鐵生產深度融合,通過筑牢數字化轉型基礎、增強模型化控制能力、加強網絡化生產協同,大力實施“智能化提升行動”,構建要素化數據生態,加快以人工智能賦能企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與國家戰略同向同行,積極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機遇,圍繞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產品研發、綠色低碳等領域,啟動實施、大力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加快由局部智能向全域智能轉變,努力打造鋼鐵行業的全域智能體。
劉鍵表示,人工智能賦能鋼鐵,不僅重新定義了鋼鐵生產,更加速推動了傳統制造業的“智變”。面向未來,河鋼愿攜手行業生態伙伴,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深度應用,以數智化基因重塑鋼鐵產業價值鏈條,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更可持續和更加高端、智能、綠色的鋼鐵。
中國鋼鐵年會每兩年召開一次,是引領我國冶金材料學科發展和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學術盛會。本屆年會主題為“以新質生產力助推鋼鐵科技強國建設”,來自全國鋼鐵、金屬材料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科技工作者,將圍繞鋼鐵冶金基礎理論、工藝技術、先進鋼鐵及金屬材料、數字智能與安全環保等方面開展交流與研討。